中央鐵令:農業要大變天了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強調:要堅持走農業綠色發展道路,首要先調整農業投入結構,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有機肥使用量。
習近平指出,要全面推動農業綠色發展。
綠色發展是構建高質量現代化農業必然要求,是解決土壤污染問題的根本之策。
要全面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有效防范風險,讓老百姓吃得放心、吃的安心。
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是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各相關部門要履行好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職責,使各部門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分工協作、共同發力。
干部獎懲和提 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考核結果作為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拔使用的重要依據。
對那些損害農業生態環境的領導干部,要真追責、敢追責、嚴追責,做到終身追責。
2
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影響土壤功能。
問題太多 值得總結
化肥、化肥、化肥,以上土壤問題的發生都暴露出過量使用化肥和忽視有機肥投入的弊端。
3
農業改革:肥料行業大變
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玉芬表示,我國每年施用的氮肥在其被農作物吸收前,通過揮發、淋溶和徑流逸失,損失超過1000萬噸,造成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氣的污染。
中國科學院院士金涌說:“我國施肥水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到4倍,以氮肥為例,其利用率只有30%至35%,PM2.5中的亞硝酸銨、亞硫酸銨正是過度施用的尿素分解形成的?!?/span>
農業化學品的大量投入將導致土壤中養分、重金屬以及有毒有機物富集引起的土地污染,直接威脅農產品質量安全?!敝袊r業大學資源環境與糧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張福鎖說,以土壤酸化為例,自然條件下土壤PH值下降一個單位需上萬年,但我國耕地PH值下降0.5個單位僅用了30年。
專家指出,到2030年我國人口數量將達到峰值14.37億人,在峰值到來之前糧食需求仍是剛性增長的。與此同時,受到耕地、水資源等條件約束,糧食增產從長遠來看對肥料的需求仍然較大,“減肥提質”勢在必行!
專家建議:“減肥提質”第一要點是要解決我國土壤有機質含量不足的問題!
要想使土壤適合于作物根系的生長,就需要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良好土壤的標準是有機質含量高,團粒結構多,土壤中的有害元素少。
據專家研究,生理調節功能主要由生物酶、中間代謝物、內源激素、抗性物、細胞膜構成物、代謝吸收促進物等承擔,這些成分只有有機肥中最豐富。
趙玉芬、謝建華等專家建議,扶持有機肥料加工生產產業化,鼓勵農民增施有機肥。可加快研究定制全國性的有機肥生產補貼政策,從生產、運輸、使用等環節對有機肥產業進行扶持,鼓勵農民更多地施用有機肥替代化肥;